栏目导航
京杭大运河 水清岸绿业态新
从浙江杭州一路北上,京杭大运河串联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抵达北京。
中办、布的《关于全方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提出,“推进母亲河复苏行动,开展华北地区主要河湖生态补水,保障永定河、京杭大运河水流全线年京杭大运河全线日实现全线年以来,京杭大运河已连续4年实现全线水流贯通,这是怎么来实现的?为沿线带来了哪些改变?记者做了采访。
运河水来,古井又见清水。“曾经,随着运河断流,地下水位下降,上世纪80年代,古井干涸。”河北东光县油坊口村党支部书记王玲回忆。前些年,村民发现古井里有水涌动。“省里的水文专家告诉我们,古井有水,少不了大运河的帮忙,古井的水深已经涨到了6米。”王玲说。古井成风景,油坊口村靠着运河风光,打造农家休闲游园,发展乡村旅游。
京杭大运河过去因何断流?“从历史原因看,1855年黄河改道冲断京杭大运河,随后因铁路的建设和海运的发展,黄河以北河段漕运功能废弃。从水资源条件看,黄河以北河段所在的海河流域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加之沿线地区曾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地下水超采,北运河、南运河等河道长期断流,卫运河等河道呈现季节性断流,甚至长期干涸。”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处处长梅传书介绍。
本次补水集中在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包括通惠河、北运河、小运河、卫运河、南运河等。“这些河段具有防洪排涝、输水供水、涵养生态等多种功能。开展补水,对畅通水脉、激活动脉、传承文脉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博士马若绮介绍。
水从哪儿来?跨流域配置水资源,多路水源合力补水。水利部组织相关的单位和京津冀鲁4省份,统筹调度长江水、黄河水、永定河水、滦河水、当地雨水、再生水。截至7月1日,各补水水源累计向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补水7.88亿立方米,完成计划补水量的142%。
四面八方的来水,如何有序汇入京杭大运河?水利工程协同配合,关键闸门有序启闭,引导汩汩清水沿着既定线路流动。在引黄济津潘庄线路应急输水漳卫新河倒虹吸工程,黄河水和长江水在此相汇。“潘庄总干渠引来黄河水,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工程引来长江水,两水汇合之后,经过倒虹吸工程入南运河。”海河水利委员会四女寺引黄水文站站长孙磊介绍。
“人工+无人机+视频监控”“夜间巡查+监督性监测”等举措,一路护送清水。在京杭大运河河北衡水段,衡水水文中心监测科科长陈晓和同事们忙着测水位、流量。“无人船、走航式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等设备,实时监测各断面流量,我们在保证沿途分水口引水灌溉的同时,确保下游有足够下泄水量。”陈晓说。
南水北调、引黄济津、引滦工程、官厅水库等水利工程相互配合、蓄引提调,实现水资源跨区域跨流域配置。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的背后,是国家水网的循环通畅、调控有序。
在山东嘉祥县的梁济运河畔,柳树、拱桥相映成趣。“不少人来大运河边散步、写生、航拍,来葡萄园采摘。”嘉祥县红联村华生祥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苗华章介绍。嘉祥县积极推动大运河国家步道及配套设施建设,培育户外运动、生态休闲等产业。
水利部门利用河湖遥感影像以及水质监测、水生态调查等,分析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补水前后变化。结果显示,2022年至2024年,黄河以北707公里河段均实现了全线水流贯通,水面面积较补水前有所增加或保持稳定,河道地表水质明显改善。
地下水水位回升。2022年至2024年,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总入渗水量达5.31亿立方米,河段补水影响区域最远达到4.31公里。
生态向好,周边群众吃上“生态饭”“旅游饭”。河北大名县整合大名古城、惬山湖等景点,设计精品旅游路线,培育沉浸式演艺、特色民宿等多种业态。“大运河文化、水浒文化引来客流。我们升级客房,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住宿体验。”大名县“水浒人家”民宿负责人李静静介绍。
大运河之景催生新业态。京杭大运河既有生态环境价值,又具备旅游文化价值。各地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积极培育文化体验、科普教育、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以水兴业、以文塑旅,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有关负责的人介绍,这项工作是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工程供水和引黄供水同步开展的,有关部门和地区统筹本地水和外调水,优化水资源配置,调剂余缺,实现空间均衡,保障沿线用水需求,并助力河湖生态复苏。
从效果看,补水并不是无节制调水,而是把一部分用于灌溉的地下水置换出来,进而减少周边地下深层承压水开采,助力地下水水位回升,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良性循环。此外,通过补水塑造水流,冲刷河道,减少河床淤积,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在本次补水任务中,大运河沿线万亩农田灌溉取用地下水,完成计划置换深层地下水灌溉面积的126%。
从全流域看,京杭大运河地理空间跨度大、文化资源丰富、经济地位重要,在生态涵养、输水供水、内河航运、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必须久久为功,系统发力。
“各地应精准施策,保护治理水系和河道。”马若绮介绍,针对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着重开展生态补水、实施水源置换;针对黄河以南河段航运繁忙的特点,重在改善水质,保护水生态环境。
从水里到岸上,综合施策。针对一些河段无序开发、侵占河湖水域等问题,水利部门和相关地区开展大运河“清四乱”行动,严格管理涉河湖活动,大运河面貌得到一定的改善。水利部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大运河历经2500多年的沧桑变迁,本身就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水利部门将着力改善河道水系、完善防洪排涝功能、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航运绿色发展,保护好大运河,使大运河造福人民。(本报记者 王 浩)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AI应用已渗透社会生活各领域。深入分析AI“信口开河”成因,需从技术、数据和监管三个维度进行考量。(摘编自《工人日报》,原题为《防止AI“信口开河”,技术伦理建设刻不容缓》)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日前批准发布《动力锂电池运输安全及多式联运技术方面的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起实施。动力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安全高效运输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
截至2025年8月22日,今年中国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实施58个科学与应用项目,实验次数2.6万余次,上行科学与应用任务800余公斤科学物资,下行空间科学实验样品27种,获取科学数据110TB。
暑期,不少家庭选择前往户外戏水游玩。胡越凯介绍,大家常说的“食脑虫”属于“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多生于潮湿的土壤和淡水中,包括福氏耐格里属阿米巴原虫、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虫和棘阿米巴原虫。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义刚院士团队的汪程远副研究员,携手香港大学等机构科研人员,通过对嫦娥六号月壤中玄武岩岩屑的系统研究,揭示了月球年轻火山活动的源区特征与热驱动机制。该研究不仅刷新了人们对月球热演化历史的认知,也为解释其他无大气、小型天体的火山活动机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联合美国南加州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国际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定量评价了地震后河床沙这类粗颗粒沉积物通量及其长期变化,揭示了地震对河床沙的影响远比预期更大更久。
23日,在南海中沙海域的“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上,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海琴”号圆满完成首次深海试验,全面验证了整机系统的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
从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承担的一体化闭式循环快堆核能系统项目一体式余热导出原理验证试验顺利完成。
我国科学家对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开展了系统性研究,成功揭示了月球年轻火山活动的源区特征与热驱动机制。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孔令让研究团队首次组装了小麦远缘杂交常用物种中间偃麦草和鹅观草染色体水平的高质量基因组序列。
大多数地区在处暑节气时仍有高温天气出现。北方地区昼夜温差扩大,易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凉”。
当罗斯海冰架上最后一抹极昼阳光悄然隐去,南极的冬季正式到来。冰原之上,完成微电网系统、氢能源系统、通信系统等建设任务后的秦岭站,如一艘灰色的方舟稳稳矗立。
一部“电影”让我们一窥人类发育中一个鲜为人知的里程碑事件——新形成的胚胎附着在子宫内膜上的瞬间。
嫦娥六号采样点所在的阿波罗盆地直径约540公里,位于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是该区域最大的次级撞击构造。
手术机器人被誉为机器人产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医生的“辅助工具”已完成了数百万次微创手术。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